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(shù)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經濟農業(yè)
    泰來:田間管理裝上“智慧引擎”

    當前,旱田田間管理處于關鍵時期,泰來縣深入應用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,運用大壟雙行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為莊稼輸液,給夏季田間管理裝上了“智慧引擎”。

    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

    在泰來縣宏潤玉米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的玉米地上空,植保無人機以每秒13米的速度勻速飛行,霧化后的農藥如細密雨絲精準覆蓋作物。合作社無人機操作手韓金平介紹,過去人工噴藥,一人一天只能完成50畝左右,現(xiàn)在無人機作業(yè)效率提升10倍,省力省時,藥劑用量也減少8%,對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效果非常好。

    植保無人機在空中織密“防護網”,地下“隱形生命線”同樣發(fā)揮著關鍵作用。放眼望去,一條條整齊的大壟上,農作物茁壯生長。在智能滴灌操作間里,農戶輕觸屏幕進行簡單操作,壟下鋪設的滴灌帶源源不斷地為作物輸送著水分和養(yǎng)分。

    農戶在智能滴灌操作間里工作

    泰來縣宏潤玉米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趙洪彬告訴記者:“這幾年,我們一直采用大壟雙行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。大壟雙行增加了種植密度,改善了通風透光的條件;淺埋滴灌能把水和肥料直接送到作物根部,水分和養(yǎng)分利用率大幅度提高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這項技術的應用,節(jié)水達到30%,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5%,平均畝產能達到1800斤?!?/p>

    隨著這些創(chuàng)新技術在旱田管理中的廣泛應用,泰來縣的農業(yè)正逐步邁向智能化、高效化、綠色化發(fā)展之路,一幅科技興農的美好畫卷正在田野間徐徐展開。

    邵鶴 李俊龍 記者 孫昊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