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
  • 要聞關注
  • 國際國內
  • 龍江新聞
  • 民生關注
  • 經濟農業(yè)
  • 文化旅游
  • 教育體育
  • 科技健康
  • 冰城聲音
  • 法治在線
  • 數(shù)字報刊
  • ???
  • Pусский
  • 黑龍江新聞網 >> 教育體育
    勞動進課堂 成長加速度

    學生們展示手工作品。

    □文/攝 伊飛帆 鄭曉紅 本報記者 王志強

    夏日驕陽下,五常市實驗小學校園沃土中,匯聚創(chuàng)意智慧與奇思妙想的勞動教育碩果蓬勃生長。踏入校園,一間間教室變成了創(chuàng)意迸發(fā)的工坊。當千年民俗智慧在稚嫩指尖流轉,當童真笑語與匠心巧思交織碰撞,一場“筑‘勞’匠心根基,悅‘動’童年時光”勞動作品展驚艷亮相。

    自2022年秋季學期教育部《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》全面實施以來,五常市實驗小學積極踐行五育并舉理念,根據(jù)不同學段學生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,精心設計科學完備的勞動課程體系。低年級課程以趣味手工為載體,激發(fā)勞動興趣,培養(yǎng)動手能力。中年級課程逐步提升難度,注重勞動技能培養(yǎng),錘煉耐心與細致。高年級課程聚焦創(chuàng)新實踐,鼓勵學生將奇思妙想融入創(chuàng)作,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    在勞動課堂上,麻繩、竹簽、毛線、廢紙殼、果皮、扭扭棒、彩扣等尋常之物,經過師生們的巧手,化作創(chuàng)造美的神奇媒介。以傳統(tǒng)文化為根基,以勞動實踐為風帆,以創(chuàng)新思維為船槳,學生們創(chuàng)作出一件件栩栩如生、異彩紛呈的手工藝品。畫、涂、粘、掃,一幅幅金箔畫在一年級學生的巧手中熠熠生輝。萌動著敬畏與熱愛的幼芽,傳統(tǒng)文化的種子在他們的心底悄然生根。學生們收獲的不僅僅是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,更是滿滿的成就感與成長的喜悅。

    在勞動作品展覽過程中,各班小講解員生動解說,帶領參觀者深入領悟每件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,讓靜態(tài)的手工藝品煥發(fā)出鮮活的生命力。

    從一年級的“魔法小手”到六年級的“創(chuàng)意巧思”,“筑‘勞’匠心根基,悅‘動’童年時光”勞動作品展猶如一份用汗水書寫的成長答卷。勞動進課堂,為學生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了亮麗的底色,讓他們在勞動中學會思考、學會創(chuàng)新、學會生活。

   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
  •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 黑ICP備11001326-2號,未經允許不得鏡像、復制、下載
  • 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  • 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 黑網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